冰箱、空调等制冷电器已经在普通家庭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一些维修人员对他们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不太了解,所以对制冷设备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仅靠维修调试经验很难将制冷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更难以准确判断尚未遇到的故障。本文对制冷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在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判断制冷系统的故障。1.制冷原理制冷系统之所以能制冷,是基于以下原理:物质由液体变为气体时,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当它从气态变成液态时,它向周围的物体辐射热量。因此,为了制冷,必须有一个装置(即压缩机)来实现循环和消耗能量。制冷系统必须有以下四个基本部分: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膨胀阀或毛细管)。它们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循环系统,如图所示。蒸发器用于蒸发液态制冷剂,制冷剂通过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在低温和相应的压力下蒸发成蒸汽,从而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该过程为恒压蒸发吸热过程(图中da)。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气,这是一个绝热压缩过程(图中ab)。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冷凝器时,冷凝成液态,向外界环境散热。该过程为恒压冷凝放热过程(图中bc)。节流阀用于调节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通过小孔时,出现节流现象,这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图中cd)。由于这个过程和压缩机的运行,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汽被吸收,因此节流阀中的液态制冷剂的压力从冷凝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并吸收周围的热量。随着这种不断的循环,冷房内的温度会逐渐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以上四个部分只是制冷系统的基础部分。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罐、过滤器、温控器、自动保护装置和电控装置等。而且,随着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制冷系统的电路系统越来越复杂,一个合格的维修人员也必须懂得电气控制的知识。受篇幅限制,本文不涵盖。2.制冷剂和冷冻油的要求(1)制冷剂的要求制冷剂的工作温度和压力应适中,制冷剂在大气压下的蒸发温度应足够低,常温下的冷凝压力应相对较低。制冷剂应具有较大的单位体积制冷量。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凝固点要低,粘度和密度要尽可能小。制冷剂应具有高闪点、不燃烧、不爆炸、高温不分解、无毒、对金属等材料无腐蚀性。即使与水和润滑油混合,也没有明显的冲蚀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目前最常用的有氟利昂12 (F12)、氟利昂22(F22)、氨。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新的制冷剂被用来代替氟利昂。(2)对冷冻油的要求(1)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要求良好的粘温性能和高闪点。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稳定性。(4)要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目前常用的有13号、18号、25号、30号3种规格。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制冷系统的所有故障都是多种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