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后,海信大学装的一台一开始不发热的定频空调,2-3分钟后启动(此时听到了外机工作的声音)。
自动关机
拔下空调电源插头,重新打开,连接钳形电流表,听录音
当机器外部有工作声音时,钳形电流表显示电流超过
17A,然后空调自动关闭。
这时候,故障就清楚了。应该是外机的压缩机没有启动,所以电流过大,保护性关闭。拆下外壳。这时候修过空调的人都知道故障位置了。测“压缩机运行电容”后,没有容量。
更换35UF电容后,开机,外机压缩机和风扇开始工作。几分钟后,机器内部也出现了热气。心想,这个应该可以吧。关机,装外壳,我以为一切都会好的。安装外壳后,再次尝试机器。内机有热风,但效果确实不好(当时室外温度8.9度,室内温度12-13度,出风口温度略高于室内温度)。怎么会这样?本以为可能只是开机,等着瞧,然后点燃一支烟,等一支烟抽完了,这是怎样的效果。然后看外机,压缩机运行正常,但是外风扇不工作。
怎么会这样?我突然想到有些空调是这样设计的。制热时,当室内管道温度检测到温度足够高时,外部风扇会间歇性停止工作。但本机出风口温度不高,怀疑可能是机管内部温度传感器有问题。
就这样做,拆开内部机器,取下管温传感器,拿在手里测量5K左右,然后更换同一个传感器,故障不变;在认为原来的传感器可能有问题后,电阻值发生了变化,然后使用了10K传感器,但故障保持不变。更换20K传感器后,机器无法启动。保养的很绝望!
静下心来想一想,可能维修思路错了!恢复原来的管温变送器,重新启动,看外压风机是否能正常运行。几分钟后,从内部压缩机出来的空气(效果还是不好)再看外部压缩机,压缩机工作正常,风扇停止,粗细管阀接触方便。大管阀特别热,细管阀比较冷(好像比室外温度低)。这个毛病应该找!
然后关闭,连接压力表,再次启动。压力达到25MPA后,内部风扇运转,但压力下降不多。看来之前维修人员的制冷剂加注超标了。然后,连接制冷剂罐,收集制冷剂几次,保持压力在20兆帕左右,然后观察。再摸一下粗细管阀,粗管阀好像没有以前热了,细管阀感觉稍微热了。这时内风扇的出风效果出来了(热气感觉脸上发烫),外风扇连续工作了30分钟也没有停过,维修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