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缩机回风结霜表明压缩机回风温度过低,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压缩机回风温度过低呢?
大家都知道,同样质量的制冷剂,如果改变其体积和压力,其温度会有不同的表现,即液态制冷剂吸收的热量多,其压力、温度和体积就高,吸收的热量少,其压力、温度和体积就低。
也就是说,如果压缩机的回风温度低,一般会表现为回风压力低,制冷剂体积大,体积相同。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流经蒸发器的制冷剂不能完全吸收其膨胀到预定压力和温度值所需的热量,导致回风的温度和压力体积值较低。
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
1.节流阀内液态制冷剂供给正常,但蒸发器不能正常吸热供给制冷剂膨胀。
2.蒸发器正常吸热,但节流阀制冷剂供给过多,即制冷剂流量过大。我们通常理解氟过多,即氟过多会造成低压。
二是由于缺氟,压缩机回风结霜
1.由于制冷剂流量极小,制冷剂从节流阀后端流出后会从第一可膨胀空间膨胀。我们大多数人看到,膨胀阀后端的分液头结霜,往往是由于氟的缺乏或膨胀阀流量不足造成的。制冷剂膨胀过少不会使用所有蒸发器面积,只会在蒸发器局部形成低温。在某些地区,少量制冷剂导致的快速膨胀会导致局部温度过低,导致蒸发器结霜。
局部结霜后,由于蒸发器表面形成隔热层,该区域热交换率低,制冷剂的膨胀会转移到其他区域,整个蒸发器会逐渐结霜或冻结,整个蒸发器会形成隔热层,所以膨胀会扩散到压缩机回气管,导致压缩机回气结霜。
2.由于制冷剂较少,蒸发器蒸发压力低导致蒸发温度低,会逐渐导致蒸发器冷凝形成隔热层,膨胀点转移到压缩机回风,导致压缩机回风结霜。以上两点将显示压缩机回风结霜之前的蒸发器结霜。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调整热气旁通阀。具体方法是打开热气旁通阀后端盖,然后用8号内六角扳手顺时针转动调节螺母。调整过程不要太快。一般半圈左右就会暂停。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调整。运转稳定,压缩机结霜现象消失后,拧紧端盖。
对于15立方米以下的机型,由于没有热风旁通阀,如果结霜现象严重,可以适当提高冷凝风机压力开关的起跳压力。具体方法是先找到压力开关,取下压力开关调节螺母的固定件,然后用十字螺丝刀顺时针旋转。整个调整需要慢慢进行。调整半圈看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三、气缸盖结霜(严重的曲轴箱结霜),总是由于压缩机吸入大量湿蒸汽或制冷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热力膨胀阀开度过大,温度传感器安装不正确或固定松动,导致温度感觉过高,阀芯异常开启。
热力膨胀阀是一个直接作用的比例调节器,它将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作为反馈信号,并将其与给定的过热度值进行比较,以产生偏差信号来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它集成了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
当变送器的测量参数偏离给定值时,物理
根据平衡方式的不同,热力膨胀阀可分为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和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并吸收热量。当它流到蒸发器的出口时,它已经完全蒸发,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过热。热力膨胀阀的感温筒紧贴蒸发器的出口管道,感应蒸发器出口的温度。如果热泡内充入的液体与制冷剂相同,则热力膨胀阀膜片上方的液体压力大于膜片下方的液体压力,蒸发器出口温度越高,即过热越大,膜片上方的液体压力越大。
这种压力差通过顶杆与膜片下调节弹簧的张力相平衡。如果调节弹簧的张力发生变化,顶杆的顶力也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针阀的开度。显然,蒸发器的过热度也会导致针阀开启的变化。当调节弹簧调节到一定位置时,膨胀阀会根据蒸发器出口的温度自动改变针阀的开度,从而将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保持在一定值。
热力膨胀阀开度过大,温度传感器安装不正确或固定松动,导致阀芯因温度过高而异常开启,大量湿蒸汽被吸入压缩机,导致气缸盖结霜。热力膨胀阀用于调节蒸发器工作时的过热。
蒸发器出口过热过大,蒸发器后部过热段过长,制冷量明显降低;如果出口过热度太小,可能会造成压缩机液锤,甚至气缸盖上结霜。一般认为膨胀阀是根据蒸发来调节的
器出口工作过热度为3℃~8℃为宜。
2、供液电磁阀泄漏或停机时膨胀阀关闭不严,造成启动前蒸发器中已积有大量的制冷剂液体。温度继电器与电磁阀联合使用,对库温进行控制。
温度继电器的感温包置于冷库中,当冷库温度高于起调定值上限时,温度继电器触点接通,电磁阀线圈通电,阀门打开,制冷剂进入蒸发器进行降温;当库温低于其调定值的下限时,温度继电器触点断开,切断电磁阀线圈电流,电磁阀关闭,制冷剂停止进入蒸发器,这样就能把库温控制在所需的范围内。
3、启动压缩机时吸气截止阀开度过大或开大得过早。
4、系统中制冷剂过多时,冷凝器中的液位较高,冷凝换热面积减少,使冷凝压力升高,即膨胀阀前的压力增大,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量就增多,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不能完全蒸发,因此压缩机吸入湿蒸汽,缸头发冷甚至结霜,并可能造成“液击”,同时蒸发压力也会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