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是热量的搬运工,它把热量从蒸发器传递到冷凝器,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冷凝器的温度升高。
制冷时,蒸发器在室内,室内空气在风扇的带动下不断流过蒸发器。在流经蒸发器的过程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器。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蒸发器翅片上。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滴入接水盘,沿着排水管流到室外。也就是说,制冷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是空调滴水的来源,水蒸气的不断液化必然会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所以有人说空调制冷一定要除湿。
不难想象,室内湿度越高,空调滴水越多。空调刚开的时候,应该是湿度最高的时候,然后湿度会逐渐降低,滴水会减少甚至消失(冷凝水在流经排水管的过程中会蒸发)。
事实上,空调不仅制冷时滴水,制热时也滴水。加热时,蒸发器需要在室外和室内加热,室外温度较低。当空气流经蒸发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蒸发器翅片上(结霜)。霜是不良导体,会影响蒸发器的吸热。因此,一段时间后,空调会自动启动除霜功能,使翅片上的霜融化成水,水会滴到外壳底部,从排水口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