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调维修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制冷系统中经常存在一些不凝性气体,主要成分是空气,以及少量制冷剂和润滑油的分解产物。残余空气会导致空调和制冷系统的异常运行。
1.空气进入系统的危害1。冷凝压力增加。在有空气的冷凝器中,空气占有一定的体积,具有一定的分压。冷凝器中的空气越多,其分压越大,冷凝器的总压力自然上升。2.由于气体的存在,在冷凝器的传热表面形成气体层,增加了热阻,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效率。3.随着空气进入系统,系统的含水量增加,容易造成管道和设备的腐蚀和堵塞。4.由于空气的存在,冷凝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制冷量的减少和耗电量的增加。
第二,消除系统中空气的方法1。空调制冷系统用真空泵修复后,用真空泵抽真空,达到一定真空度后再加入制冷剂。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操作不当容易进入空气。所以要注意皮管与工艺口、压力表、真空泵的连接是否良好。如果连接密封不好,在抽真空和给连接筒充制冷剂时,会造成空气吹入。2.制冷剂被多次充入以替换系统中的空气。如果维修现场没有真空泵,可以采用多次更换制冷剂的方法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用皮管连接工艺口、压力表和钢瓶,充入制冷剂至0.3兆帕的表压,然后完全排出。重新加注制冷剂,然后排空,重复3到4次以上。这种方法简单,但缺点是浪费制冷剂较多。3.使用本地压缩机泵送空气,并用制冷剂替换
从出口阀上拧下出口管接头,如图1所示。用压力表、皮管和钢瓶连接出口管接头。打开出口阀和吸入阀,启动压缩机。打开钢瓶阀门,制冷剂蒸汽从钢瓶进入室内机(蒸发器),通过吸入阀被压缩机吸入。气体经压缩机压缩,增压后进入冷凝器,从出液阀连续排出,从而将系统内的空气赶出系统。排气约三分钟后,先关闭钢瓶阀门,当出口阀门没有气体排出时,关闭出口阀门。用秤称钢瓶重量,用计量方法加入制冷剂,直到达到额定加入量。此时,制冷剂在冷凝器中被压缩和冷凝。关闭钢瓶阀门。当压力表读数接近零时,表示室内机中没有制冷剂。关闭吸入阀,取下压力表和皮管。重新连接出水管和出水阀,利用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排出室内机内的空气,与新安装空调的排气方式相同。然后,打开所有出口阀和吸入阀,启动压缩机进行系统调试。该方法适用于现场维护,系统内残留空气少,无需真空泵,操作方便,制冷剂添加量少,维护质量高。